精准“识贫”确保一扶一个准
中山日报6月22日讯 只有找准扶贫对象,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6月21日,记者从中山驻广宁县扶贫工作组了解到,该工作组坚持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走村入户,精准“识贫”做到了两个“全覆盖”,力求做到 “不漏一人,不多一户”。
■谁是贫困户,村民更清楚
据工作组组长杜永林介绍,驻村伊始,驻村队员采取分片集中突击的方式,从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老党员、退伍军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入手,从最需要帮扶的群体开始,以点带面,逐户入户核实。同时,工作组坚持“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确保精准识别到位。按省指定动作加自选动作,地毯式全部摸查,筛选甄别对象,并严格走完征求村民小组代表意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投票、单独约谈党员和村民代表听取意见、两次公示等多个环节。
截至6月2日,广宁县23个中山帮扶村共公示贫困户1628户,4229人。在调查筛选过程中,因不符合条件退出152户523人,新增122户372人。整个“识贫”过程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监督,做到两个“全覆盖”,力求做到“不漏一人,不多一户”。
■随身小卡片随时核对贫困户信息
工作组驻螺岗镇、江屯镇总队长米立告诉记者,工作组进驻各村后,将帮扶对象名单信息浓缩到一张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在口袋里,逐户走访核实。与此同时,工作组在走访中,如果看到哪家房子差,村民身体不好的,就会上前了解情况,并拿出小卡片看看是不是帮扶对象。如果属贫困户而又没进入帮扶名单的村民,工作组就向当地村干部了解情况,询问原因,及时通过必要的程序,将其纳入到帮扶对象。
■精准“识贫”让姐弟俩重回课堂
工作组驻广宁县谭布镇拆石村工作队队长黄晓利回忆说,5月的一天清晨,驻村工作组驻地早早地就围满了人。几个村民带着一对姐弟来找驻村工作队。原来,这对姐弟是一对散居孤儿,姐姐叫吴彩虹,18岁;弟弟叫吴志泳,15岁。他们的父亲10年前就因病去世,母亲后来也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姐弟俩相依为命。
“我初中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但收入不多,很希望弟弟能继续上学,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自己养活自己。”姐姐吴彩虹刚一开口,便已泣不成声。听完介绍,现场的工作组成员也被姐弟俩的经历感动了,眼眶里都闪烁着泪光。随后,工作组来到到姐弟俩的家里详细了解情况。在核实完毕后,工作组随即和当地村干部商议将两姐弟纳入到拟帮扶对象。现在,对姐弟俩的帮扶方案已经有了结果,姐弟俩都回来入读当地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姐姐读幼师,弟弟念汽车维修,费用全免。
相关新闻
“两院”领导到对口扶贫点开展调研
6月1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潘墀、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祥考带队到肇庆市德庆县武垄镇对口扶贫点,就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调研。
据介绍,市两级法院、检察院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口帮扶工作的部署,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新时期精准扶贫三年攻坚工作。在挑选能力强、素质高的专职驻村干部进驻德庆县武垄镇对口扶贫村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做实做细精准扶贫工作,务求使两个对口扶贫点如期实现脱贫。
调研期间,中山法院、检察院调研组还分别深入德庆县武垄镇云楼村、双象村,进村入户慰问贫困户,了解情况,鼓励贫困户发愤图强改变困境,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市青年企业家到封开县开展帮扶活动
6月18日,“岭南李皇·封开麒麟李产销对接会”在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举行。由中山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封开县工作组、团市委和三角镇扶贫队牵头组织的“中山市青年企业家走进封开县贫困村”活动,为该对接会添上了精彩一笔。
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封开县有25条贫困村由我市相关镇区及市直部门帮扶。我市驻封开县工作组和团市委主动切入,发动电商、现代农业等行业的青年企业家及高管人员代表10 多人,参加产销对接会。
此外,由我市三角镇帮扶的封开县渔涝镇扶贫户新特优农产品购销一条街揭牌。
——中山翻译公司
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