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翻译公司 中山翻译公司 中山翻译公司
123

入党77年坚持信仰不忘初衷

 

    进入夏至的羊城,天气十分闷热。越秀区一处大约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住宅小区,没有太多的喧嚣,宁静而从容。6月24 日下午,革命前辈欧初老先生稍作午休后,坐在客厅的圆桌边,戴着眼镜认真地做着笔记,梳理一些重要事件的脉络。为了等待来自家乡的媒体朋友,已95岁高龄的欧初特意早起了半个小时作准备。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和记者聊起自己的传奇人生,声音爽朗,神采奕奕。眼前的欧老饱经沧桑,透过他丰富的人生年轮,可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弃笔从戎领导抗战

    打开话匣子,老人时而神采飞扬,时而神情凝重。

    “9·18”事变后,年仅十几岁的欧初开始对马列书籍产生了兴趣,也特别喜欢接触进步作品。他告诉记者,萧军的早期代表作 《八月的乡村》是他当年的最爱,书里描述了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游击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与敌伪军队、汉奸地主武装进行激烈战斗,以及队伍内部的各种思想矛盾与斗争,让他强烈感受到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就这样,革命的种子悄悄在欧初的心里生根发芽。

    很幸运,欧初16岁那年考入了省立广雅中学,他当时的理想是做一名记者,希望一生可以针砭时弊,为国家民族发声呐喊。但就在他入学后的第二年,叶剑英、郭沫若等到广雅中学演讲宣传抗日,叶剑英的慷慨陈词和民族情感,给当时平静的校园投下了一颗重磅的思想炸弹。革命党人落地有声的语言,强烈地震撼着欧初的心灵。后来,欧初决定弃笔从戎,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广雅支队。广州沦陷后,欧初毅然回到了祖籍地中山左步村,在村里做一名乡村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他博览群书,特别是认真研读更多进步书籍,追求共产主义信仰,并于1939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枪声回响,震撼香山。18岁的欧初任广东抗日青年先锋队中山县队横门前线抗日支前指挥部总务部长,参与了横门保卫战,和战友们一起打响了中山抗日第一枪。在欧初和战友的努力下,中山抗日武装力量从创建时的13人发展到1000多人,先后建立了中山人民抗日游击中队、中山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经历了大小战斗140多次,创造了不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欧初也成为中山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解放区的主要创建人。

    ■坚持信仰不忘初衷

    五桂山槟榔山下古氏宗祠,四面环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作为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这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当年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一有机会,我就会回到宗祠去走走,哪怕抚摸一下冰凉的石板,看一看枯荣更替的无名小草。”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欧初无比感触。

    几十年来,欧初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步入政坛……不管哪个时期,他的人生轨迹总是伴随着沉重苦难,但这种苦难也带给欧初宝贵的磨炼和思考,铸就了他坚定、从容、执著、豁达的人格魅力。

    谈起建党95周年,欧初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他是伴随着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的不平凡人生,也见证了这个国家从多苦多难走向今天的繁荣富强。“加入共产党近77年来,共产主义信仰让我从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哪怕现在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确实,离休后的几十年来,欧初一直没有闲过。他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他像一把火炬,年轻时为党的事业燃起熊熊火焰,照亮中山革命党人寻找光明的道路;他像一根蜡烛,暮年时为党的事业点起明亮烛光,为下一代年轻人带来丝丝温暖。

    看到中山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欧初十分欣慰和兴奋。“省委最近为中山确定的未来五年发展 ‘四个定位’,是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腾飞的又一次起航。”欧初感慨,不管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代代相传,这是中山人民的独特秉性,也是取得成就的基石。

    “俯仰人生八十年,为民劳逸到华颠。丹心不贰惟兴国,跬步临深自凛渊。热血虽曾捐点滴,庸工犹感失雕镌。抚膺每觉心还热,不为老龄卸仔肩。”这是欧初80岁时,为自己写下的一首诗,15年来,他依然老骥伏枥,坚持信仰,不忘初衷。

——中山翻译公司

 

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


发表评论:

 

热门城市: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