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389个问题就地解决388个
专家等人员在检查古镇社会治理工作成果。记者 文波 摄
6月24日,在古镇成立“古镇镇社会建设咨询委员会(下称‘咨询委’)”一年之际,来自省社科院、高校及市经济研究院、党校等专家再次走进古镇,现场观摩社会治理情况并召开座谈。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咨询委主席刘小敏充分肯定古镇创新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为古镇社会治理探索出 “三联动”创新模式点赞。
■现场:社会管理和服务下沉到群众中去
咨询委专家来到了古镇曹二村观摩网格化管理建设情况。该村面积约2.1平方公里,工厂商铺林立,户籍人口约5000多人,外来人口超过2万人。目前,72名网格员由党员、村委代表、生产队队长、治安队员等人员担任。在该村视频监控中心,学校、敬老院、银行门口,主要路口等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到了晚上,监控转向消夜一条街的实时情况;节假日时又会重点转向主要商场。“6月20日,两个村民因建房吵架、打架被全程拍摄到了,民警利用这段视频,化解了双方矛盾。”曹二村村支书向大家介绍说。网格化管理后,该村治安管理等明显改善,第一季度治安事件就同比下降了近3成。据综治维稳办常务副主任周锦添介绍,古镇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后,目前统计需要处理的事件389宗,而其中388宗网格员已自己就地处理,仅1宗需要上报处理,提高了管理的成效。
参观完曹二村网格化管理情况,专家们又来到了古镇全民公益园,这里有古镇和中山大学合作开办的社区大学,配备1000平方米图书馆的古镇文化中心,同样服务公众的社工服务中心。专家们一边参观一边赞叹,认为古镇不仅在经济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广东省的前列。
■专家:古镇“三联动模式”真正以人民为中心
刘小敏认为,善治灯都“三联动”模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首先,古镇实现了经济和社会联动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必须重视社会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经济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点古镇党委政府有清醒认识,非常重视两者联动发展。其次,古镇实现了民生服务与社会治理的联动。全民公益园、网格化管理正体现了这点,通过公众广泛参与,依托信息化手段等,实现了服务与治理的联动。此外,古镇还实现了党政主导和人民主体的联动。老百姓也是治理的主体,通过公益园、网格化管理,将社工、民众各种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参与社会治理,真正做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
古镇镇党委书记刘建辉表示,古镇社会治理一开始就很注重发挥智脑的作用,十分注重顶层设计。今后,古镇各级将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决策咨询制度,推进决策咨询工作常态化,大力推动成果转化力度,促进咨询委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中山翻译公司
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