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侨”装扮好只等9月“周郎”顾
清洁阿姨进入校门,准备对已施工完成的课室进行清洁工作。
昨日,侨中南校区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正在一片泥地上紧张施工,白色与褐红色相间的主体建筑简洁大气,白色水泥的大拱门上还没挂上学校名字。据介绍,市侨中初中部计划本月20日开始回迁,将于8月完成搬迁。9月1日开学后,师生们将在原址上课。
校园全部工程计划8月初完工
由于学校大部分建筑抗震级别不达标,2012年起,市华侨中学初中部拆除重建。市侨中初中部重建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在2014年12月完工,包括新建3栋教学楼、蔡潮勋大礼堂重建和蔡继有教学楼加固3部分;二期工程去年7月动工,包括图书馆、体育馆、生活区、校园道路建设和绿化等。
施工单位负责人王明生说,主体建筑去年12月已封顶,室内装修目前已基本完成,室外的下水管、线管全部装好了,现在只剩下室外道路和绿化工程的收尾,路面硬化和校园绿化,计划在8月5日之前要全部完工。
重建后校园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
重建后的市侨中初中部,有哪些新的变化?
学校副校长陈海鸥介绍,首先是建筑面积增加了。重建前侨中南校区建筑面积不足3万平方米,生均16平方米;重建后,现有总体建筑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生均占有面积达到23平方米。其次是教学场室更加充沛、设备设施更加先进。新增了50个辅助教学场室,与课室比例达到1:1;运动场地也增加了,建有一个200米运动场,一个体育馆,配套有篮球场、健身房、舞蹈室等。
陈海鸥说,尤其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建有两个电子书包教室、两个创客实验室、一个比特实验室,为创建智慧校园创造了条件。“有些科目的老师在教学需要时,可使用电子书包教室,里面配有网络、IPAD等设备。”
校区内随处可见侨文化元素
陈海欧说,虽然“小侨”装扮一新,可是“小侨”原有的侨味会更浓,校区的侨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如蔡潮勋大礼堂、蔡继有教学楼、苏华赞图书馆、朝晖堂等,这些凝聚了众多侨胞情怀的名字依然会存在。校园内的主要建筑,也都沿袭了北校区高中部“穿西装,戴斗笠”陈嘉庚式建筑风格。在重建期间,校友们还捐赠了价值约200万元的大树用于校园绿化。陈海鸥表示,旧的侨中初中部绿化已经很好,这些新大树主要为秋枫和松柏,到时将会主要分布在新建的校道和正门附近,让校区的绿化更有特点。
近3000师生重回原址上课
市侨中初中部的重建工程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有4年,师生只能借用远洋城学校校舍上课。目前,学校设置初中每个年级18个班,按标准班招生三个年级共有2400多学生,加上老师和教职工共计近3000人。
据介绍,新建宿舍有床位1700多个,有部分学生需要走读。本月的初一新生注册在即,但目前新校区工程仍在继续,所以注册点还是在远洋城学校校舍。
——中山翻译公司
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