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发生率为6.9%食物过敏原主要有8种
孩子反复发低烧却查不出病因;孩子经常全身起湿疹过几天就好了;孩子反复呕吐,出现口腔溃疡……家长不知道,这可能是孩子出现了过敏性问题。
市博爱医院去年曾对1402名1岁以内的儿童进行调查,在986例有效数据中,确认有68例是过敏儿童,过敏率为6.9%。今年7月8日是第12个世界过敏日,昨日,市博爱医院儿科专家、副院长付四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婴幼儿时期90%的食物过敏与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鱼、虾、坚果等8种食物有关。
■案例:女婴反复腹泻,原来是牛奶过敏
刘女士出生4个月的女儿近段时间反复腹泻,还便血1次,近1个月又一直排稀便,门诊治疗未见好转。入院检查显示,营养欠佳,体重4500克,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医生予以对症治疗后仍未见好转,多次大便潜血阳性,胃镜检查显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医生考虑患儿为牛奶过敏,指导食物回避治疗后,没有再出现便血症状,腹泻消失,女婴吃奶好,体重增长满意,营养不良纠正。
付四毛说,这不是个例,这方面的病例在门诊上遇到很多。曾有一个1月龄的婴儿,因哭闹1天,呕吐咖啡色液体5次,入院检查显示为重度急性糜烂性胃炎,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后来医生考虑为牛奶过敏,予以食物回避治疗,病情迅速好转。
付四毛表示,儿童过敏没有早期发现、干预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发育,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婴幼儿时期90%的食物过敏与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鱼、虾、坚果等8种食物有关。牛奶、花生、坚果类食物过敏常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耐受,但早期的治疗对于改善婴幼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986例有效数据显示儿童过敏率为6.9%
市博爱医院去年11月份进行了一份关于过敏流行病学的调查,对该院门诊1402名1岁以内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其中有847名患儿来自儿保科,555名患儿来自儿科门诊;有效数据为986例,确认有68例是过敏儿童,过敏率为6.9%。
“我半天门诊平均要看30个病人,其中一半以上就诊的患儿都与过敏有关。”付四毛表示,目前儿童过敏主要在儿保科和儿科消化科就诊,这两个科室平均每月门诊量为14300人次左右,其中过敏患儿分别占科室门诊量的10%左右。近年来婴幼儿过敏患病率高,除与遗传、分娩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外,喂养方式也是早期引发婴幼儿过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确定过敏原后,不再接触病情就会好转
付四毛表示,现在儿童过敏存在发病率上升与误诊率高的现象,由于过敏诊断较困难,需要详细询问儿童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诊断性检查及回避试验才能确诊,因此出现不少患儿漏诊的问题。有些患儿出现疾病症状需要反复入院治疗,但总是不见好转。如果早期发现,确定过敏原后,不再接触过敏原病情就会好转。此外,还可用食物替代或使用药物使已出现的过敏症状得以缓解。
据悉,针对儿童过敏的相关问题,8日当天市博爱医院儿科将开展大型儿童食物过敏义诊活动,为市民解疑释惑。
——中山翻译公司
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