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5个服务全市域货运站场
未来的中山将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完善、运转高效的货运站场体系。记者 叶劲翀 摄
记者昨日从市交通局获悉,《中山市公路货运站场规划 (2015-2030)草案》出炉,目前正在进行公示。按照草案,2030年之前,中山将打造3个300亩至600亩,服务全市域,可快速直达全国各地的综合性公路货运枢纽,以及2个用地规模不小于1000亩的仓储型公路货运站场。
据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目前拥有上规模的物流市场30个左右,在市交通运输局获得经营许可证的仅12个。这种无序化的货运站场发展模式导致了货运站场缺乏系统规划、布局不完善,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利用率低,设施条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中山市亟须开展公路货运站场专项规划。规划将以中山“一主双核多节点”空间发展结构为依托,以产业布局为重点,在考虑中山主要对外交通通道与货物流向的基础上,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完善、运转高效的货运站场体系,支撑中山市湾区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
■现状:货运站场入驻80%仅3成盈利状况较好
据市交通局统计,目前,全市道路货物运输业户共52080家,其中个体户48600家,普通货运企业3338 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57家,货物专用运输企业85家。货物运输企业中,1—5辆车辆的3189 家,占到91.6% ,中小型企业较多,货运行业集中度较低。
全市约30处公路货运站场(物流园区/中心),其中交通局备案的有12家。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相对较少。东凤、古镇货运站场功能以直达干线为主,服务范围于中山全域范围,甚至辐射佛山、江门地区;其他货运站场主要以第三方物流、仓储为主,主要服务于周边镇区。
目前,中山货运站场平均入驻率达80% 以上,但仅三成站场盈利状况较好,七成站场处于保本微利或亏损经营状况,站场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解读: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目前,中山大部分现有物流场地都是以租赁形式取得,站场建设水平较低,信息化水平与现代物流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企业对条码识别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应用不多,政府相关部门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支持力度不够,未能有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互通。
规划草案也表明,中山部分站场与周边用地、交通等的矛盾逐渐凸显。中山对外及过境货运通道单一,各区镇之间及主要产业走廊等货运交通主要由国道、省道乃至县道承担。
■未来:打造5个服务全市域货运站场
规划草案显示,在2030年前,中山货运站场总体形成 “5+9+N”的布局结构,重点打造5个一级节点,其中运输型货运站场3个,仓储型货运站场2个;9个二级节点,其中运输型货运站场6个,仓储型货运站场3个;一、二级节点总规模为5582亩,其中运输型货运站场2443亩,仓储型货运站场3139亩。
解读: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运输型公路货运站场的一级节点为服务全市域的综合性货运枢纽。该枢纽以服务中山至全国各地的直达公路长途快速货运为主,同时兼顾场站所在地的中短途对外货运,单个用地规模为300-600亩。二级节点服务于所在镇区及周边镇区,一般以中短途对外货运需求为主,单个用地规模为100-300亩。三级节点直接为各类物流需求主体生产和生活提供配送服务的各类配送站场,单个用地规模为15-100亩。
对于现有公路货运站场(交通局已备案),将对大于15亩的公路货运站场,按照站场布局原则进行规划;而对于现有规模小于15亩,临时租赁用地,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商业等非物流仓储用地,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站场,建议近期保留,远期逐步迁移。
——中山翻译公司
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