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翻译公司 中山翻译公司 中山翻译公司
123

科研成果接地气教授找到大舞台


    张铁教授站在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里,周围一派“未来工厂”的景象:两个搬运机器人正将零件搬到生产线上,另外还有电焊机器人和做打磨抛光的机器人在各自忙着。这些机器人把人从高温、污染的焊接、喷漆、抛光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高校通过与中山合作成立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成果,不再关在学校里,而是通过孵化,成为产品,为社会所用。”6月17日,张铁教授向记者感慨道。

    ■“只管技术”的教授有了更大舞台

    2014年底,依托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这一平台,华南理工大学与工研院又合作成立 “中山市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智能机器人研发及应用公共平台”。该平台集中了华南理工大学在智能机器人研发方面的优质创新资源,张铁教授作为华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带着项目入驻平台。实际上,张铁教授早在2008年已为中山企业做服务,但他感觉这种针对一家家企业的分散服务成效不明显,只有通过平台才能更好解决企业共性问题。

    在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只管技术”的张铁教授这次和一些懂得企业运营的人才对接,组成一支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企业团队。其中,华南理工大学与中山市百合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AGV搬运机器人产品已经过三轮样机试验,张铁教授的智能机器人即将转化为工业产品。他告诉记者,市场对产品认可度还不错,现在已经有企业等着产品出来就马上签合同。

    ■至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计划达50家

    张铁教授成功完成“接地气”的孵化这事,在学校老师中也传开了。他掰着手指告诉我们,学校还有好几个老师都想进来。在他看来,中山新型研发机构打通了高校研发成果与产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减少了高科技研发成果与市场对接的风险,缩短了高校研发成果市场化的周期。

    新型研发机构有别于传统国有科研机构,是指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或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有效弥补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缺失的环节。

    我市在打造新型研发机构时,采用了创新机制:实现技术与产业结合、研发与孵化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吸引国内外“大学、大所、央企、军工”的创新资源,实现管投分离、独立运作发展模式。

    记者了解到,我市2015年度申请省、市新型研发认定的机构分别有22家和49家;其中通过省级认定的有6家,通过市级认定的有24家,市级培育的有12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支撑产业、资源整合、院企结合”。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我市计划到2017年建成30家、2020年50家。
    

——中山翻译公司

 

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中山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


发表评论:

 

热门城市: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